让抗震救灾精神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抗震救灾精神宣讲综述

发布日期:2024-02-26 16:30   来源: 作者:绵阳日报 阅读次数:260 
字体: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227134345.jpg

2023年2月23日,宣讲团成员刘强走进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开展抗震救灾精神宣讲活动。


    “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以惊人的意志、勇气、力量,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宣讲团成员、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学术研究科科长杨孟昀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表述,一句句对青年学生的热切期望不时引发全场热烈的掌声。


    这是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走进四川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宣讲活动上的一幕,这场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来到现场聆听。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辉煌篇章,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和发展升华,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二十大后,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先后走进武警绵阳支队、绵阳市委党校、绵阳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沈阳化工大学等高校、机关、企业开展主题宣讲报告46场次。同时,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小分队深入中小学、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等开展抗震救灾精神宣讲活动。


    透过一场场透彻深入的宣讲,一次次生动鲜活的解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共筑团结奋斗的坚强堡垒,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引进来”结合“走出去”


    2023年“七一”建党节前夕,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联合延安革命纪念馆大胆创新宣讲形式,精心挑选了17名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干部职工,组建“不忘初心铭党恩砥砺奋进新征程”宣讲团。


    宣讲效果好不好,关键看基层红不红、热不热。在宣讲中,宣讲团成员告别枯燥的说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百姓话”讲述党的辉煌历史,从“小切口”入手“大主题”,由“菜单式”转向“点单式”,以生动活泼接地气的形式开展党课宣讲活动,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延安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送到陕西省绥德、米脂两县基层一线,让伟大精神“红”在基层、“热”在基层,激励干部群众不忘初心铭党恩,砥砺奋进新征程。


    “宣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听得懂记得牢,希望多送一些这样的党史教育课到学校来。”米脂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刘宏亭听完党史课后对联合宣讲团负责人说,这样的活动应该长期化、常态化。


    “走出去”的背后,是我市高规格起步,大范围遴选宣讲团成员。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肩扛传承好、弘扬好、转化好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政治责任,从地震纪念馆干部职工、抗震救灾亲历者、高校理论专家中遴选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成员,实施“金牌讲解人才培育”项目,储备宣讲人才21名。


    “以宣讲团工作室为平台,常态化组织宣讲团成员修改、打磨宣讲稿,突出政治性、故事性、教育性。”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何瑞雪表示,遴选出的宣讲团成员长期从事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学校思政教育、志愿讲解服务等工作,政治素质高,宣讲业务能力强,符合从事基层理论宣讲的条件。


    数据无言,掷地有声。宣讲团成立后,开展“红色场馆携手宣讲伟大精神”主题宣教活动16场,让陕西、辽宁、重庆等地干部群众更加全面、立体、多维度认识绵阳。


    “固定讲台”延伸“流动课堂”


    绵阳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凝结地、弘扬传承地。如何把传统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扩大抗震救灾精神的辐射面?


    “传统的理论宣讲基本都是在会议室、礼堂、报告厅等地方集中举行,场地空间有限,干部听得多,群众听得少。”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工作室负责人刘强说。


    针对理论宣讲向全体党员群众拓展不够、向基层组织延伸不够等问题,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搭建“线上+线下”多维宣讲阵地,把讲台从固定的会议室、报告厅搬到乡镇、学校、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搬到网络上,变“固定”为“流动”。


    理论宣讲不仅要“高大上”,更要“接地气”——


    在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小分队利用新媒体开展抗震救灾精神网络直播宣讲活动11场,其中“重温红色历史凝聚奋进力量”网络直播活动,线上热度达到164.5万人次,同时在线观众人数超37.3万;


    去年3月,宣讲团既走进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宣讲报告,也将课堂搬到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开展现场宣讲;


    去年12月,为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全体师生开展线上宣讲,以“小切口”讲述“大道理”,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攻坚克难、担当作为……


    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小分队先后走进绵阳人才公园、绵阳园艺湖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举办了“把博物馆‘搬’到群众家门口”系列活动15场。通过情景讲述、诗歌诵读、亲历者讲述等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一个个流动的讲堂,一场场精彩的讲解,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阵地就跟到哪里”的真正含义。


    “每一场宣讲活动前后,在地震纪念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发布宣讲活动新闻信息。”刘强表示,宣讲团还策划了“送党课到基层”等抗震救灾精神宣讲主题,邀请新闻媒体记者现场听报告、专题采访,打造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品牌,为宣讲活动拓展路径。


    “就理讲理”拓展“多元阐释”


    宣讲工作开启后,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成员经常聚在一起,手捧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准备的宣讲报告,一遍遍默念、比对、试讲,充分吸纳试讲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刘强更是结合亲身参与抗震救灾的经历,通过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回顾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让宣讲更具震撼力、感染力、说服力,赢得一致好评。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讲清楚、讲透彻,让大家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刘强表示,“抗震救灾精神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抗震救灾精神纳入绵阳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修课。”


    鼓励宣讲团成员提前深入宣讲对象所在系统、行业、区域开展课前调研,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有意为之”和“有心之举”,旨在为“讲什么、给谁讲、讲到什么程度”做足功课,有效解决宣讲“水土不服”、缺乏吸引力等问题。


    为破解宣讲人员照本宣科念通稿、不分对象“大水漫灌”的问题,宣讲团成员深入研究阐释抗震救灾精神科学内涵、时代价值,灵活运用微视角、提炼微素材、深化微解读,让讲解更加透彻、明白,让人容易听懂、广受教育。


    “为了引导社会公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充分整合高校资源,共同挖掘抗震救灾精神主旨要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鲜血液。”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说。为此,宣讲团在研究阐释、宣讲方式活化、服务中心大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扩大影响范围,打造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品牌。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传承生生不息民族伟力。如今,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正奔赴在宣讲路上,为全国各地基层组织和单位提供流动式、菜单式、对象化、分众化宣讲服务,让宣讲“活”起来、“热”起来、“新”起来、“实”起来,用实际行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抗震救灾精神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